书接上回,面对鬼子的大扫荡,八路军各部队损失惨重,就连的独立团都损失了一半兵马,只能分兵打游击保存实力。
与此同时,鬼子也把矛头对准了的358团,除了对其进行军事打击外,还派人去跟他手下的将领接触。比如一营的钱伯钧,就被鬼子盯上了,并特意派出了河源县日本宪兵队平田一郎的特使郑谦一跟其接触,并开出了优越的筹码。
等到楚云飞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,才发觉了的不对劲,一怒之下竟然只带着一个警卫班就冲到了一营营部。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铁了心要反水的钱伯钧号称两千人马,竟然拿不下楚云飞一个警卫班,这是为何?
杨角风谈《亮剑》系列文章第10期:拥有两千兵马的钱伯钧,为什么却啃不下楚云飞一个警卫班?

一、
鬼子大扫荡之后,对八路军也好,晋绥军也罢,都改变了以往的战斗方式,开始了内部渗透工作。
比如独立团这里,就抓了保卫干事朱子明,一番严刑拷打之下,将其收为了自己的眼线,也为后面的赵家裕惨案埋下了伏笔。
而对晋绥军这边,则察觉到了楚云飞部一营营长钱伯钧有心反水,于是带着丰厚的报酬派人跟其接触。这里其实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,为什么鬼子会派人跟晋绥军358团的一营长接触,却不会派人跟八路军独立团的一营长接触?
其实很简单,八路军的部队是有信仰的部队,他们坚信抗战必胜、人民必胜、正义必胜。因为有信仰,才会对自己选择的路坚信不疑,忠于组织,忠于人民。而晋绥军的队伍,缺乏信仰,他们要想维护团队的忠诚和稳定,主要还得靠升官发财。
所以,我们能从很多影视剧中看到类似的场景,长官逼着下面士兵冲锋的时候,要么许官,要么直接给金条。
因为阎长官也是靠不断给手下提供升官发财的机会这一招笼络队伍,楚云飞基本上也是如此。这就导致,一旦鬼子给出的筹码高于长官所能给的后,一部分军官就动心了,就比如这个钱伯钧。
在他听到鬼子只给自己许了一个伪军团长后,当场就炸毛了,说自己一个营小二千人,顶的上李云龙两个团的人马。是啊,我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类似团长的营长不干,却顶着汉奸的帽子去干伪军团长呢?

二、
说到底,钱伯钧就是嫌弃对方给出的条件太差,不值得自己去反水!
毕竟,一营副张富贵也说了:
“再说了,楚云飞平时对我们哥俩儿不错,要是没点甜头,我们凭什么要背叛长官?”
此话一出,郑谦一马上就意识到,这事能成。不是他钱伯钧能坚持信仰和底线,不去背叛长官,而是因为你给的钱和权不够。反之,只要给的价码合适,那钱伯钧是可以背叛长官楚云飞的。
你说钱伯钧蠢吧,他还知道讨价还价,将自己卖个大价格。说他精明吧,好歹跟在楚云飞后面这么多年了,人家单单从日军第四十一旅团没有重武器,还有很多十五六岁孩子的情报下,就能判断鬼子已经日薄西山,蹦跶不了几天了。可是钱伯钧,却选择在这时候叛变,实在是不够聪明。
更重要的是,既然钱伯钧打算反水了,还不悄无声息的干,偏偏下令将自己跟团部的电话线给断开了。本来这段时间,随着日伪军的步步逼近,楚云飞打算跟他们拉开架势好好干一架的。这个档口,跟自己的主力一营失去联系,换谁也得想想这是咋回事啊。
连团参谋长都说了,大战在即,连空气中都蔓延着火药味。他钱伯钧难道这点意识都没有吗,既然电话线路断了,就算团部不派人去查,他也应该主动跟这边联系啊:
“怎么会悄无声息的,连点儿动静都没有?”

三、
事实上,不仅这个参谋长意识到了钱伯钧的问题,连李云龙也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鬼子大扫荡之后,独立团团部驻扎在赵家裕,其主力部队距离晋绥军358团一营驻扎的李家镇不过十几里的距离。所以,钱伯钧在跟郑谦一接触的时候,特意提到了这一点,就是担心自己的反水会被李云龙部察觉:
“平常是井水不犯河水,一旦有了风吹草动,那后果就不堪设想!”
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在钱伯钧跟张富贵刚跟鬼子接触,还没将反水付诸实践的时候,李云龙就得到了消息。当时他提到,消息是从内线传出来的,至于这个内线是伪军内线,还是晋绥军的内线,就不得而知了。
不过,从后面李云龙很清楚钱伯钧一营布防情况来看,大概率是策反了钱伯钧的部下当内线。
既然李云龙提前得知了钱伯钧要反水的消息,为什么却不及时告知他的好朋友楚云飞呢?
剧中也给出了一个理由,那就是晋绥军跟八路军之间本就有摩擦,有偏见,双方关系很紧张。这时候去告诉楚云飞他的部下要反水,存在挑拨离间的可能性,况且也没有证据证明此事。
别说李云龙说的话,楚云飞不信了,就连方参谋长提出钱伯钧的异常,意味着要造反,楚云飞都不信。还说自己当连长的时候,钱伯钧就在自己身边当排长,不可能反水。甚至,他都敢只带一个警卫班,就敢闯钱伯钧的营部。

四、
当然,李云龙不愿意告诉楚云飞自己的判断,除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外,主要还是想“趁火打劫”!
这可不是我杨角风乱说的,而是政委赵刚,直接给李云龙扣上的帽子。李云龙在得知钱伯钧要反水的信息后,立马就制定了应对政策,让骑兵连和一营、二营待命,随时吃掉钱伯钧部。
等到真拿下钱伯钧的一营后,李云龙在没见到楚云飞之前,就下令缴了他们的械,将武器弹药搬回了独立团。以至于看到此景的赵刚,急忙跑过来拦着李云龙,咱不能把武器弹药搬回自己那啊:
“老李,叛军武器的事,最好还是和楚云飞商量一下,毕竟不是作战缴获的,咱们直接运了回去,多少有点趁火打劫之嫌!”
事实上后来楚云飞多次向李云龙要这些军火,都没能如愿,直到双方成了你死我活的敌人,以至于李云龙至死都觉得欠楚云飞一个人情。
如果说李云龙的独立团,提前制定了作战计划,跟楚云飞的警卫班里应外合,打了钱伯钧的一营个措手不及,得以胜利,还勉强说得过去。那么,楚云飞就带了一个警卫班去钱伯钧营部,最后还能全身而退,就实在说不过去了。
甭管怎么说,钱伯钧的一营乃358团的主力营,有将近两千人马。用钱伯钧自己的话讲,自己虽然是个营长,但也是享受着团长的待遇,可为什么连个警卫班都啃不下呢?

五、
在楚云飞提出带一个警卫班去一营找钱伯钧时,方参谋长非常担心,还要求他带上二营保护,但被楚云飞拒了。
他之所以会拒绝,一方面是依然信任钱伯钧,若是大张旗鼓的带人去兴师问罪,万一搞错了,影响团结,也不利于后面工作的开展。另一方面,此时大战在即,二营距离进犯的伪军最近,楚云飞还依靠这个主力营断伪军退路呢,撤出阵地会丧失这次战机。
当然,最主要的还是楚云飞比较自信,觉得就算钱伯钧真反了,自己只要到了那里,就能力挽狂澜。就跟《雍正王朝》里面的老十三胤祥一样,他还不是丰台大营的长官,而且还被圈禁了十年的前提下,依然敢单枪匹马闯过去,并成功接管军队。
而且,只要楚云飞带着警卫班挡住了钱伯钧的进攻,马上就会有援军来助。这一点在警卫员建议从后墙炸个洞掩护楚云飞撤退,他不肯退就能说明:
“告诉兄弟们,再坚持一会儿,援军一会儿就到!”
警卫员还纳闷呢,说我们一个人都冲不出去报信,哪里来的援军?
楚云飞嘿嘿一笑:
“我说有就有!”
也就是说,楚云飞对李云龙相当了解,自己阵营出了叛徒,对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,只需要等待他来救援便是。
再加上楚云飞的警卫班人均一把冲锋枪,这可比打一枪一换子弹的步枪快多了,战力直逼曾打了独立团一个200比0的山本特工队。

六、
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,楚云飞气势汹汹带着一个警卫班就杀到了钱伯钧的一营,双方一见面就剑拔弩张起来。
面对楚云飞的质问,为什么不动身进入战斗位置,为什么电话不通,你钱伯钧想干嘛?
钱伯钧也索性摊牌了,提出自己不打算跟长官混了,决定接受汪精卫的改编,希望团长不要强人所难。随后一营副张富贵也讲了,他们这是缓兵之计,接受日本人的装备和物资,回头再反了他,这叫韬光养晦之策。
甚至钱伯钧都开始举吴三桂的例子了,试图说服楚云飞,让他识时务别阻拦自己。等到楚云飞发飙,砸了杯子之后,张副营长也不再啰嗦,招呼手下将这个房间围了起来:
“楚云飞,大路朝天,各走一边,念你是长官的面上,今天我们就不先动手了,也不要逼我们,你看看今天走得出去吗?”
其实,从他们的对话中也能看出,钱伯钧跟张富贵并没有想到楚云飞会来,一开始也没有想干掉自己的长官,只想说服对方,让自己带着部队走。
只是没想到,楚云飞根本不理会他们这一套,抬手就是一枪,正好命中张富贵的脑门,当场就呜呼了。随后双方才打了起来,钱伯钧也在楚云飞的攻击下,紧急撤出了房间,算是没有毙命当场。
那么,又一个问题就来了,为什么钱伯钧都打算反水了,却没想过开第一枪,直接干掉楚云飞呢?

七、
要想解释清楚上一个问题,那就得回到我们的题目了,钱伯钧的两千兵马为什么啃不下楚云飞一个警卫班?
首先,钱伯钧打算反水这件事,并没有告知整个营的战士,一旦他这么做了,早就有人跑去汇报楚云飞了。所以,他才会偷偷摸摸跟平田一郎派来的人接触,并一再嘱咐对方,不要走漏风声:
“此事非同小可,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……”
钱伯钧下令部队开拔,大家都不会有意见,等到了鬼子的地盘,突然宣布反水,就算大家不愿意,也已生米煮成熟饭,无可奈何。虽说县官不如现管,当班长和排长同时下令时,一定要听班长的。但是,这个命令是有个前提条件的,绝不包括班长下令杀了排长去当汉奸。
也就是说,钱伯钧没有信心,当他下令向自己的长官楚云飞开火时,他的部下还会听从命令。所以,他就只能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,不然,很可能就会满盘皆输。
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比如楚云飞跟警卫班占据指挥室时,也就一发炮弹的事,可炮兵却迟迟不肯开炮。以至于钱伯钧亲自跑过去,拿着手枪要枪毙这个炮兵,问他为什么不开炮?
炮兵就说了:
“长官,那,那是团长!”
还有钱伯钧最亲近的人,也就是后来跟着他一起逃跑的卫兵,这应该是绝对心腹了吧,面对钱伯钧下令开枪时,也是拒绝:
“可是他是长官,我怎么能向长官开枪呢?”

八、
也就是说,358团的一营不是钱伯钧的一营,而是楚云飞的一营,这才是关键!
这就导致,钱伯钧跟楚云飞打起来的时候,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也就钱伯钧身边的那些人,顶破天了几十个人。而其他人,要么没有在李家镇驻扎,要么就是不知道什么情况,只知道有人开枪,却不知道要打谁。
所以,看似拥有二千人马的钱伯钧部,实际上当天能用的人没多少。其他被蒙在鼓里的大部队,稀里糊涂的就被八路军围了起来,没有长官命令又不能随便抵抗,当然只剩缴械了。
其次,钱伯钧的个人能力也相当差,前面也提到了,你都打算投敌了,你把通讯断了是咋回事?
正常思维不应该是留下几个心腹守着电台,或者直接带着电台去投敌,过程中继续跟楚云飞周旋,等到木已成舟再断联络嘛。
当然,再聪明一点,是以断了联系的方式引诱楚云飞过来。就算不敢正面对抗他,在马路上埋几颗雷总会吧,打黑枪总会吧?
明知道跟团部断了联系,楚云飞会过来,却没有做任何预案。面对楚云飞的突然到来,钱伯钧跟张富贵竟然是一脸懵逼的状态,相互对视一下,还舔着脸问呢:
“不知道团座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请团座当面恕罪!”
而且,对军队的控制力也低得可怕,炮兵不开炮,卫兵不开枪,经营十几年的队伍竟然还有李云龙的卧底。

九、
更重要的是这个钱伯钧对自己和楚云飞的能力缺乏认知,高估了自己,低估了长官!
当他跟一个卫兵逃跑的时候,发现身后只有一个楚云飞在追时,竟然停下了逃跑的脚步,反过来正对楚云飞:
“楚云飞,我跟你已经恩断义绝,从此以后我们俩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,你既然今天来找死,那我就成全你!”
当然,钱伯钧跟着楚云飞也十几年了,不可能不知道对方是快枪手,这一点他也没否认。但是,后面他又补上一句,说自己也不是吃干饭的。
(⊙o⊙)…,事实证明,他确实是个吃干饭的!
要知道人家楚云飞当初送李云龙手枪的时候,是双手开枪,同时射中屋檐上的麻雀,这种枪法连李云龙都自叹不如。在楚云飞手中,步枪、冲锋枪、手枪都当狙击枪使,不然也不会一枪爆了张富贵的头,后又一枪爆了钱伯钧的头。
最后,刚才也提到了,楚云飞带去的那个警卫班个个都是高手,其能力不亚于山本特工队。他们在旁边火力掩护,楚云飞一枪一个,钱伯钧本就没多少心腹,可不就攻不下来了。
况且,钱伯钧的部队此时处于即将开拔状态,真正能投入战斗的也就那么多,最后被李云龙的独立团包了饺子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当然,最让楚云飞咽不下的气,倒不仅仅是钱伯钧叛变,而是被李云龙瞧了笑话,识破了自己358团的实力:
“楚云飞倒是条汉子,可358团在我的眼里,不过是小菜一碟!”

我叫杨角风,换种视角看《亮剑》,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,喜欢就请关注吧!